2021年,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,今年的6月15日,也是我的第十個“政治生日”?;叵胧觊g的學習和工作經歷,很榮幸在光輝偉大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不斷進步,于社會熔爐中不斷鍛煉成長?;厥兹嗄甑某砷L歷程,才突然發現其實自己一直在黨的光輝引導之下,革命奉獻精神的星星之火也已在我家代代傳承。
小時候,喜歡纏著爺爺給我講他年輕時修鐵路、參加朝鮮戰爭的故事。聽到志愿軍浴血奮戰搶修被炮火炸斷的鐵路的場景,總是既害怕又激動。雖然爺爺是朝鮮戰爭后期參加的戰斗,很快便回到家鄉繼續鐵路事業,但戰爭的洗禮帶來的精神上的強大影響,讓他在工作和生活中總帶著一股不怕苦、不服輸的韌勁兒,遇到困難總是積極樂觀地去解決,印象中很少看到他消沉的樣子。爺爺挺直的脊梁和樂觀向上的精神面貌是我對他最深刻的記憶。
在爺爺的影響下,父親19歲考入軍校,接受部隊的培養鍛煉,并在部隊光榮入黨,武警轉業后進入公安系統工作。記憶里,父親在家的時間總是很少,一兩周才能見到他一次,節假日甚至春節也經常需要值班。直到我初中時第一次跟著母親去父親單位一起過春節的時候,才看到并震撼于柜子里一摞的證書、獎狀和獎章。短暫的相聚時光里,父親極少提到他工作上的事情,更不曾主動提及這些獎勵背后的付出和辛苦。父母總說,我是個懂事的孩子,學習上也不曾讓他們多費過心思,而當我長大一些了才懂得,父母的言傳身教才是最好的激勵和引導,自律懂事的孩子一定有嚴于律己、以身作則的父母。
大學時,父母鼓勵我早日申請入黨,父親更是囑咐我:大學期間萬不可荒廢學習,與同學相處要謙遜忍讓,力所能及的事情要多承擔。在父母和師長的教導幫助下,大二那年,我終于通過黨組織的考察,光榮成為一名共產黨員。大學和研究生階段,我的專業一直是環境科學與工程,畢業后有幸一直從事生態環境保護相關工作,成長為生態環保鐵軍的一員。學習和工作中,父母師長的教誨一直記在心中,不敢懈怠。工作中難免遇到不順心的事向父母抱怨,父親總是耐心開導,更要求我作為黨員要勇于承擔,樂于付出,看淡得失,傳承革命奉獻的家風傳統。
就這樣,自爺爺那一輩逐漸形成的認真工作、樂于奉獻、積極向上的家風,代代傳承,于時代變化中不斷發展,但保持著最初的純粹。